![]() |
附件1:
?
人才培養方案是培養合格人才的綱領性文件,是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的依據和標準。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職業教育的最新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指導性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工匠精神”;遵循高職辦學規律,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標準引領,優化專業布局,重構課程體系,更新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緊密對接“福建自貿試驗區”和“廈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服務區域產業和中小微企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與創新創業能力的技術技能人才。
二、編制依據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
2、《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
3、《關于征求對<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教職成司函〔2017〕130號);
4、《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的通知》(教職成〔2018〕1號);
5、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編制的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
6、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編制的職業學校專業(類)頂崗實習標準;
7、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編制的職業院校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職業學校專業儀器設備裝備規范)。
三、編制原則
(一)以立德樹人為任務,促進德技并修
應體現以學生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將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處理好公共基礎課教學與專業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促進學生德技并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保障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要求落到實處。
(二)以國家標準引領,促進專業發展
以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為基本遵循,主要包括專業目錄、專業教學標準、公共基礎必修課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儀器設備配備規范)等,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在有關課程設置、教育教學內容等方面的要求,對接有關職業標準,服務地方和行業發展需求。
(三)以校企合作為紐帶,促進多方聯動
方案整體設計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企事業單位共同研究制訂和實施,體現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新要求,及時將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實習實訓,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實到人才培養過程中。實現專業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全面構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責任共擔、成果共享”的長效機制,實現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同時工作規劃設計、方案研究起草、論證審定等各環節也要充分考慮學校師生意見,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避免閉門造車、照搬照用。
(四)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促進實踐教學
把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在條件較好的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試點,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科學系統地設計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實踐教學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主線來整合理論與實踐,減少演示性實驗,增加仿真性、操作性、生產性實訓、實習,根據專業特點可安排靈活多樣的實踐周、實踐月活動。每個專業培養方案實踐教學環節中,要確保實踐教學時數占教學活動總學時數的50%以上,安排到用人單位頂崗實習的時間原則上為半年,積極探索2+1人才培養模式。
(五)以專業群建設為載體,促進資源整合
根據專業群建設的需要,利用專業之間的互為促進、互為帶動、互補共享的關聯性,對專業群所涉及專業的組織管理、師資配備、教學資源、硬件設施、校企合作等進行整合,發揮專業群的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拓寬學生就業面向,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編制程序
各二級學院要在院領導的主持下,以教研室為單位,認真組織相關教師學習有關文件,領會本意見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相關要求,分析以往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執行過程中的問題,總結近幾年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經驗和教訓,研究確定2019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的方向和重點,并對制訂工作進行明確的職責分工,按時完成。
(一)社會需求分析
著手制(修)訂培養方案前,要對近幾年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崗位和本專業最新的就業趨勢進行分析,到行業企業調研,剖析相關行業企業對各類人才知識、技能、素質的要求,形成調查報告。然后組織召開有來自行業企業的我校兼職教授和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的論證會,根據本專業的實際情況確定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對應的職業崗位(群)。
(二)崗位任務分析
組織資深專業教師、行業專家共同進行崗位工作任務分析,在此基礎上凝煉出職業行動領域典型工作任務,明確具體的工作內容以及完成該任務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態度),進一步分析知識、能力、素質(態度)所需支撐課程。
(三)課程內容分析及課程體系構建
在職業行動領域工作任務分析的基礎上,研討為達到培養目標所需的教學載體(課程設置),同時認真分析教學對象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廣泛征求企業和師生意見,填寫《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征求意見表》,合理選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效果評價等,然后對教學載體(課程)按內在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知規律及職業成長規律,由淺入深、先易后難、先專項后綜合、循序漸進地進行排序,構建各專業的課程體系,確定合理的課程教學進程安排。
(四)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編制
各二級學院組織專業團隊,確定執筆人,執筆人應是專業負責人或者教研室主任(專業群)。按學校統一的模版和格式,編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同專業不同方向的、五年制的單獨編制。
(五)論證、審批
各二級學院組織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研究、修改、論證,填寫《專業指導委員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評審意見》,確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送教務處初步審核;
教務處匯總初審,學校教學工作委員會組織專家對培養方案進行論證審定。
(六)實施、反饋、調整
經教學工作委員會審定后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由校長辦公會議審批后頒布實施。各二級學院要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執行情況及時進行總結和反饋,為下一輪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修)訂提供參考。在執行過程中如需調整,需由相關二級學院按有關規定辦理手續,經批準后方可調整。
五、體例框架和基本要求
詳見附件
(試驗班、專業群、二元制、學徒制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計)
六、基本格式要求
為使培養方案更加規范,各專業培養方案統一按以下要求排版:
頁邊距:? 上:2CM;下:2CM;左:2CM;右:2CM;裝訂線:1CM?? 位置:左。
頁眉:1.5CM;? 頁腳:1.75CM;行距:固定值 25磅 ;縮進0;段前段后0
正文標題:頂格、黑體、四號、加粗;
正文:段首空兩格、宋體、小四? 段后空一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