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
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工作計劃
(2022年8月25日)
?
本學期,學校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立足新階段、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在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內涵建設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水平為目標,外樹形象,內強管理,全面實施目標管理,加強師德師風、校風學風建設,構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特色校園。
一、黨建工作
(一)重點工作
1.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展“青春獻禮二十大”攝影大賽、“喜迎二十大 一起向未來”視頻大賽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引導廣發師生抒發愛國情懷,由心而發謳歌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奮斗歷程,讓師生感受到初心與使命,砥礪前行、奮進新時代,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2.深入學習《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深刻感悟書中蘊含的思想偉力,把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愛戴之情,進一步上升為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推進黨建提質量建設行動,不斷深化黨建品牌。以與寧德下黨鄉、廈門軍營村和白交祠村共建思政實踐基地為依托,總結經驗,發揮黨建引領,形成輻射作用,對接共建地實際發展需求,通過黨建聯動,教育支撐,文化支持等行動,發揮學校教育資源等優勢,服務鄉村振興,通過共建助推學校各項中心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不斷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創新業,立新功,爭創市委教育工委“十佳黨建品牌”。
(二)主要工作
4.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師生理想信念教育。擬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將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納入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訓必修課程,納入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各級黨組織學習重點內容;結合學校實際,通過創作黨課微視頻等方式,增強理論教育針對性和親和力,促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
5.舉辦“思政大講堂”,強化思想理論武裝。為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理論的教育與價值引領,強化思想政治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作為育人主渠道的作用,舉辦2次“思政大講堂”, 教育引導師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力促師生真信、真懂、真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提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
6.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隊伍建設,夯實黨建工作基礎。持續抓好《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貫徹落實,推進二級學院黨政班子成員交叉任職。推進《民辦學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延伸到辦學治校各環節全過程。10月底前,舉辦全校專(兼)職黨務干部技能考試,以考試促提升,結合考試結果查缺補漏,切實提升基層黨務干部業務水平。制定《黨建工作量化清單》,構建“一級抓一級”的黨建工作指導、考核、評價機制。
7.抓實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嚴把發展黨員質量。進一步建立健全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堅持和落實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民主評議等基本制度,落實學時制度,抓實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工作。做好黨費的收繳管理及使用,完成2022屆畢業班黨員組織關系轉接等工作。嚴把黨員發展質量關,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加強對師生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加大在優秀青年教師和學生中發展黨員力度,健全發展對象儲備庫,動態管理發展黨員信息庫,按計劃完成發展黨員工作任務。加強黨校培訓工作,針對不同群體,不斷完善培訓方式方法。
8.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確保學校安全穩定。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加強陣地管控,強化課堂教學紀律,嚴格落實哲學社會科學講座論壇“一會一報”及審核審批制度。強化熱點問題辨析、校園輿論引導,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歪曲黨史、抹黑英雄,堅決抵制防范錯誤思潮在校園傳播。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守好“三微一端”等網絡意識形態陣地,防止任何形式的“低級紅”“高級黑”。根據新修訂的《市委教育工委貫徹落實〈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的實施細則》,結合實際,修訂我校意識形態工作實施細則并抓好落實。
9.加強統戰及群團組織工作,促進學校和諧發展。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統一戰線工作的意見》及市委教育工委關于統一戰線工作安排。做好統一戰線、少數民族教育、防范校園傳教和抵御校園宗教滲透等。校工會積極主動為教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繼續推進第四屆教代會提案的落實工作。深入體察教職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需要,出實招做實事,回應師生需求,切實提升教職工幸福感。加強校、院共青團品牌文化活動建設和團干隊伍建設,完成團委工作人員招聘工作。推進志愿者服務平臺的建設,健全志愿服務制度,豐富學生第二課堂,落實年度各項工作任務。加強共青團干部的專業化建設,通過青年馬克思骨干培訓班,嘗試開展共青團工作立項研究工作,為推動共青團事業不斷發展提供理論保障。
二、綜合性工作
1.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確保校園安全。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教育部工作要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始終把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緊盯疫情形勢發展變化,科學精準、從嚴從緊、扎實有效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確保校園疫情防控無死角、全覆蓋,確保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堅定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動力。深入學習研討新修訂的《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及上級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推進學校可持續發展;學校各部門要認真做好學校章程和“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的學習領會及實施工作,堅定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動力。
3.充實管理隊伍力量,提高綜合治理能力。學校將進一步充實優化管理隊伍力量,切實提升我校綜合治理能力,促進科學發展。進一步梳理2022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書,責任到人、抓好落實,以期完成學校招生數量、師資水平、內涵建設、安全保障等經營性指標和發展性指標的考核內容與目標值,全方位推進學校新發展。
4.積極融入“軟三”,主動服務區域經濟
一是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專門工作團隊,以人才培養、高端培訓、社會服務、實訓基地配套服務為切入點,制定專門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運行機制。各相關部門要以“融入、融通、融合”為目標,具體落實項目,有序推進工作。各二級學院需遴選1-2個特色專業,形成和“軟三”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的專業生態鏈。
二是全體教職工要繼續解放思想,主動作為,注重政府導向作用和“軟三”龍頭產業引領作用,積極對接地方政府和“軟三”行業企業,在軟件信息、人工智能、云計算、通信、動漫及文化服務產業領域尋求合作新契機,探索互利共贏點。
5.優化招生工作方案,確保新生入學平穩有序
一是認真細致做好秋季高考和五年專考生錄取工作,在做好2022年招生工作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2023年招生工作方案,充實招生工作隊伍。
二是做好2022級新生入學教育管理工作。受疫情影響,新生入學相關工作任務繁重,相關部門要對疫情形勢進行綜合研判,科學統籌安排好2022級新生的入學報到、入學教育、軍訓等各項工作,保證新生進校安全、安心,學習生活愉快。
三、教學工作
(一)重點工作
1.持續推進專業建設
一是實施學校“十四五”專業建設與發展規劃,以廈門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工作為契機,進一步明確專業建設中長期建設目標。
二是重點圍繞廣告藝術設計省級高水平專業群項目建設方案和建設任務,大力推進學校專業群建設;圍繞市級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年度建設目標和建設任務,做好市級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年度建設工作;建立以資源共建共享為目的的協調合作機制,發揮專業群的集群優勢,推進現代商貿服務專業群、文化創意設計專業群、智能制造專業群建設實效性,真正做到“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頂部提升拓展”的目標。
三是以專業群集群優勢,深入開展產教融合,結合福建省職業教育提升行動計劃和廈門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做好校、市級產業學院建設工作,爭創1個市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四是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室內藝術設計2個廈門市高職高水平專業立項建設為契機,健全人才培養和產業人才需求精準對接機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強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隊伍建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合作,實現校企專業共建、課程共擔、教材共編、師資共享、基地共用,進一步提升專業發展水平。
(二)主要工作
2.深入開展教學科研
一是積極開展省市級科研項目的立項、建設及結題工作。組織校級科研報告大會,進一步推動學校科研課題研究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校級教學團隊機制,依托教學團隊組織申報省市級重大項目、科研課題、教改項目申報,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三是做好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質量工程項目建設、驗收工作,重點做好“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引導教師將重心回歸到課堂教學,推動“課堂革命”,提升育人成效。 ??
3.加強實踐教學管理
一是進一步推進技能競賽活動常規化,擴大學生技能競賽受益面,做好2022年廈門市高等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和2023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選拔、參賽工作,爭取獲得優異成績;做好2022年廈門市高等職業院校技能競賽承辦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學生實習管理制度,強化“2+1”專業跟崗實習考核工作,確保實習質量和實習安全,維護學生合法權益。
四、師資隊伍建設
(一)重點工作
1.?進一步完善師資培養制度。修訂《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教職工進修培訓管理辦法》,出臺《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引進管理暫行辦法》,通過內培外引,打出引才、聚才、留才、用才“組合拳”,筑牢人才之基。
2.實施五階七維全周期師資培養體系。修訂教師教育培育實施辦法,明確培訓目標和重點,完善培訓措施,加強培訓過程管理,逐步建立考核反饋機制,提高培訓成效,積極建設學習型教師隊伍。通過培養教師師德踐行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實踐技能能力、綜合育人能力、總結反思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信息化能力等,實現新入職教師到新手教師到新銳教師到骨干教師到教學名師到領軍人才的五階提升。
(二)主要工作
1.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根據《深化新時代 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教師〔2019〕6號),制定“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組織實施認定,突出“雙師型”教師個體成長和“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相結合,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
2.推進教師志愿服務制度化。根據教育部《關于教師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指導意見》,形成教師志愿服務長效機制。鼓勵教師成為注冊志愿者,在知識服務、科學普及、文化宣傳、政策咨詢、專業培訓等方面,積極開展科技文化醫療服務下鄉進社區、科技成果惠民生、專業對口支援交流、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調查和政策建議、扶危濟困、應急救援、重大活動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服務。有關表現可在教師考核評價中予以參考,將教師志愿服務與學生志愿服務協同起來,教師在帶頭參加志愿服務的基礎上,指導幫助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形成有效的實踐育人成果。
3.引進臺籍專兼職教師。依據福建省高校臺灣全職教師引進資助計劃實施辦法的文件精神,吸納臺籍教師入校,參與教育教學、文化交流、創新創業指導等,為廈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兩岸融合,貢獻興才力量。
五、學生管理工作
(一)重點工作
1.?打造“興心陽光”品牌,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以“興心陽光”(即 “青春啟航,陽光心理”)為主線,以培養學生陽光個性和健全人格為中心,通過心理健康網絡體系立體化、心理活動主題化、心理談話藝術化、心理普查結構化、心理常規工作規范化、心理咨詢陽光化、心理宣傳沉浸化、心理教育課程化等“八化”品牌建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
二是以“925”和“125”等節日為主線開展系列心理健康主題活動,全方位營造校園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圍。積極做好與福州陽光學院共建“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基地”合作相關事宜,進一步充實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力量。
2.強化安全教育管理。完善值班制度,加強重點部位管理,嚴禁校內各種違紀事件的發生;仔細排査隱患,立足“改”字立查立改,落實校園安全責任;加強安全防范教育,增強師生安全意識,創建安全文明的校園。
(二)主要工作
3.嚴格管理制度,提高學工隊伍工作水平
一是開展輔導員素質提升能力工程,“內訓”主題沙龍、“引進來”大咖講座、“走出去”專題學習,建立良好的學習和交流平臺,提升輔導員素質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是培育輔導員省賽種子選手,建立團隊,準備、培訓和助力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的省賽。
三是逐步建立輔導員工作室,以開展工作研究、學術交流、實踐探索,成果推廣的方式,努力把輔導員隊伍建設成為學習共同體、實踐共同體、研究共同體、創新共同體和示范共同體,實現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目標。
4.持續開展品牌育人活動。秉承“厚德精技”校訓,結合疫情防控實際情況,促進“大學生文明修身工程”向深度和廣度發展。按照“百周養成,終身德育”系統育人體系,運用“大學生導師制”“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孝道感恩”和“青年志愿服務”四大載體,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強化育人功能。
5.積極做好精準扶貧助學工作。嚴格按照“一二三四五”資助育人體系,大力拓展校內外勤工助學渠道,結合“獎、助、貸、勤、免、緩、補”的學生資助工作體制,保障精準資助有效實施;通過與興業銀行合作,建立“興才勵志成長基地”,開展資助育人、資助助學系列相關活動和工作。
6.開展勞動教育主題活動。通過傳統節日教育,宿舍文化節、志愿服務,實習實踐四大主題教育活動,深入實施和開展勞動教育,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益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六、校企合作與創業就業工作
(一)重點工作
1.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一是以學校建校40周年為契機,成立正式校友會,舉辦校友活動,充分挖掘校友資源和企業資源,為我校持續健康發展助力。
二是籌辦和開展校企合作委員會會議,協同相關部門開展人才培養、就業實習、技術服務、學歷提升、人才互聘、合同管理等工作、深化校企合作內涵。
(二)主要工作
2.做好就業創業服務工作
一是持續做好2022屆畢業生就業追蹤工作,對2022屆就業困難畢業生實施精準幫扶工作,做好2022年畢業生調研、就業年報等工作。在完成2022屆就業工作的基礎上盡早規劃2023屆畢業生校園招聘會等相關事宜,確保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順利起步、有序開展。
二是加強導師團的建設和服務。引導導師團挖掘優質項目,營造全校良好創新創業氛圍,樹立典型,建設一支相對穩定、專業化的創業導師團隊,有效幫扶我校大學生團隊的孵化和成長。
3.持續推進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強化軟件園三期數字
商務實訓基地及后溪工業園實訓基地服務功能,積極對接地方政府,走訪社區,調研企業,發現需求,服務需求,大力推動數字傳媒、智能制造產業學院進園區、進基地,進一步強化辦學功能,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八、服務保障工作
(一)重點工作
1.持續推動智慧校園建設。提升服務意識,積極與學校各部門作對接,持續加強學校信息系統自主化開發及其應用推廣力度,優化學校管理流程,降低學校管理成本,持續推進“智慧興才”移動端平臺功能關聯由橫向向縱向全面完善。
2.完成2022年度財務決算績效考核及2023年度預算編制工作。持續推進財務管理信息化,嚴格預算執行,提高辦事效率;及時修訂完善各類財務制度,加強學校財務管理,實現學校資金運轉的良性循環;12月底,完成2022年財務決算績效考核及2023年度預算編制工作。
(二)主要工作
3.做好學校資產管理工作。為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學校資產管理,及時準確地掌握資產變動情況,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學校將對資產處部門職責、人員編制等進行完善,建立健全資產管理規章制度,理順資產管理流程,推動資產管理信息化,全面提高資產管理水平。
4.建立學校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一是筑牢校園三層安全網。聯防聯動網:建立健全校外聯防聯動機制,促進學校與鎮村、派出所、交通管理等部門的聯防聯動工作的深入開展,確保校園周邊安全穩定;管理隊伍網:加強保衛人員、輔導員、生管老師“三位一體”的有效結合,建立一支校內安全管理隊伍;學生干部網:充分發揮班級、宿舍安全信息員作用,及時了解學校師生的生活安全情況、思想異動情況。
二是有效落實三防合一。人防:配足配齊校園保安人員,開展保衛干部培訓,學習理論知識,提高保衛干部的業務素質;物防:嚴格按照標準配齊配備安保器材,學校重點要害部位的五物防控措施落實率達到100%;技防:完善學校視頻監控系統,建立監控中心指揮部,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到場,第一時間處理。
三是持續落實“三個一”。每日一巡查:構筑巡邏防控網絡,做好校園每日巡查工作,保衛干部帶班,對校園重點部位進行重點巡查,做到即查即改;每周一整改:每周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清零,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采取有力措施,對重大安全隱患,提出處理意見并及時上報,直至解除隱患,切實維護全校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每月一通報:對不服從管理,不及時進行整改的部門和個人進行通報,對因安全隱患整改不到位,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據制度規定追究責任,造成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依法承擔責任。
5.做好后勤服務工作
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生態文明思想,推進實施校園垃圾分類方案,建立校園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垃圾處理系統。加強宣傳,科學管理,落到實處,做到人人都是宣傳員、引領者、行動者、督導者,將生活垃圾分類作為推進學校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創造幽雅、美麗、綠色、和諧、有序的育人環境。
二是加強校園基建工作,完成學校教學樓、學生宿舍等各類設施的修繕改造工作,優化美化校園環境。
三是嚴格落實國家、省、市疫情防控精神,嚴把“食堂關”進一步完善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確保師生飲食衛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