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服務
——高點站位深耕細作,開創就業育人新格局
2022屆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創歷史新高,面對就業的嚴峻形勢,學校高點站位、深耕細作、精準發力,落實、落細就業工作,巧借“云”力,不斷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構建全程跟蹤、全員參與的就業服務體系,確保畢業生順利就業。
一、建立機制,齊抓共管促就業
學校基于可持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實行“校-院”兩級運行機制,學校和二級學院均實行“一把手”工程,學校層面上由校長負責,融創處統籌全校的就業創業工作;二級學院層面,黨總支書記主抓,輔導員具體負責,形成 “學校-學院-班級”三級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
二、多措并舉,拓寬渠道促就業
1.學校構建“線上+線下”招聘體系,累計為2022屆畢業生舉辦校園線下招聘會2場,線上招聘會5場,組織學生參與教育部、省市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會5場,為畢業生提供崗位近萬個。通過系列線上線下招聘服務,實現“萬眾一心抗疫情、就業服務不打烊”。
?2.組織實施“三支一扶”、“畢業生服務社區計劃”等基層項目。學校大力宣傳“三支一扶”相關政策和上級相關的文件,鼓勵畢業生多渠道就業。今年我校共有31位同學報名三支一扶審核通過,我們利用網絡平臺做了充分的宣傳工作,指導輔導員做好報名學生的指導工作。同時組織學生申報“求職創業補貼”,今年2022屆畢業生報名并且院校審核成功135人,每人2000元,預計發放27萬元。
?
3.突出重點,幫扶困難群體順利就業。對2022屆畢業生進行全面的摸底了解,做好家庭困難、就業能力較差等各類特殊群體畢業生的甄別、審查、登記造冊,建立臺賬。特別是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少數民族學生、殘疾學生實行“一生一策”,建立“人人有幫扶、個個勤追蹤”的工作機制,確保畢業生及時就業。
4.利用新媒體平臺,通過微信群、QQ群與學生不斷溝通交流,用心、用情、用力與學生交心談心,指導其就業。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就業思想觀點,依托專業特長,順應新就業業態.
三、充實力量,聯動機制促就業
為落實做好《畢業生就業質量考核指標體系》,學校從四個二級學院畢業班輔導員中各選調1名同志作為“就業專員”,共同做好就業質量考核工作。同時,為幫助尚未做過就業工作的年輕輔導員,學校建立“2+1”就業工作機制,由去年的畢業班輔導員和就業專員共同指導今年的畢業班輔導員開展就業工作,以老帶新,幫助新輔導員盡快熟悉工作流程,共享就業資源,共同做好畢業、招聘、考錄等相關工作。
四、調查研究,精準發力促就業
為精準推進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提高我校就業指導能力,學校組織開展了2021屆畢業生就業跟蹤調研2次,2022屆畢業生就業情況問卷調查1次,用人單位問卷調查1次,摸清畢業生的就業意向和就業進展、用人單位的意向以及對畢業生的滿意度情況。
五、數據統計,提升服務促就業
建立數據統計周報制、就業跟蹤月報制,按未就業、升學、創業等分類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意愿清、去向清”,為畢業生就業指導、線上咨詢、組織招聘、精準崗位推送等提供科學依據。加強目標管理,對畢業生就業去向率排名靠后的輔導員進行約談,指導畢業班輔導員下企業走訪,進一步做好畢業生精細化就業指導工作。
六、專項宣講,有效指導促就業
就業促進周期間,各學院按照要求,有規劃,有組織的開展專題活動共計25場,為畢業生更好就業提供直接、有效的幫助。
七、舉辦大賽,提升技能促就業
舉辦“簡自我精彩,歷職場未來”第五屆電子簡歷大賽和“外貿商橋”杯第八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積極開展大賽專題培訓,針對性的指導學生職業規劃書、PPT的制作以及簡歷撰寫,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求職技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