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八線女主播,我來啦
對于很多老師來說,2020年的這個寒假讓人難忘。為更好落實“延假不延學,停課不停教”的要求,從未上過網課的老師們通過在線教學平臺,使出“十八般武藝”在線教學變身“十八線主播”。誰都不曾想到,那些曾經在黑板前教誨我們的老師,有一天會被網絡熱詞包圍。“網課的尷尬”、“網課名場面”、“我的主播老師”等多個熱搜上榜占據著一席之地,“你上網課了嗎?啥感受?”也成了老師們互相問候的關心語。
3月7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新思語沙龍獻上女神節特輯線上活動——“十八線女主播,我來啦”!活動特別邀請了藝術與建筑學院鄭夢月和教育學院康梅紅兩位女神老師,與大家分享自己線上教學的技巧和經驗以及如何平衡好工作、生活與家庭的心得和感悟。
鄭夢月是廣告設計專業老師,她的網課曾得到了學生10000多個贊。她為自己網課經驗定義了一個關鍵詞——轉變,從焦慮到接受,從接受到享受。鄭老師除了老師身份,也是一位寶媽,先生已經開始上班,白天孩子無人幫忙照顧,所以上課期間她又要帶娃又要直播,面對“放養”的孩子和尷尬的網課,一度讓她感到崩潰。這樣的困境,鄭老師意識到要轉變,她開始在網上學習一些優秀的網課視頻,總結出了網課的三要點:自信、親切感和互動。面對冷冰冰的直播設備,要感覺到千里之外設備那端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熱情,要展現出自信的狀態,才能讓課堂有感染力。為了更好的融入學生,她還有意識地留意和學習網絡流行用語,利用彈幕和留言板等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性,使課堂互動與內容學習相輔相成,讓課堂活了起來。在開展線上教學的過程中,鄭老師也逐步學會如何對孩子放手,直播時在給孩子足夠安全感的前提下給孩子布置小任務,在孩子完成后給孩子充分肯定,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培養孩子的獨處能力,對于孩子的成長非常有益。
鄭夢月老師
康梅紅是一位體育課老師。作為以實踐為主的課程,教師無法及時糾正學生的技術動作,缺乏現場教學的競技指導,單是這兩點,線上教學效果就低于線下授課,這給整個體育教研室帶來了全新的挑戰。所以教研室采取了集體備課的方式,根據課程標準內容授課,把握主方向,根據學生關注的體育項目、體育明星、抖音平臺了解學生喜歡的趣味運動項目,作為輔助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并且號召學生和家人一起每天進行居家運動打卡,課中經常根據動作講解、示范內容提問、點名、搶答、投票與學生互動,時刻關注學生在線動態,進行課堂過程管控。康老師還是兩位孩子的媽媽,她是如何平衡庭的呢?康老師說她的秘密就是:分工明確,嘴甜哄夫。她認為夫妻的共同理解包容,家庭責任的共同承擔,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都至關重要,也是她能順利完成線上教學的重要因素。
?
康梅紅老師八段錦教學片斷
兩位老師分享后,沙龍參與者收獲頗豐,現場大家還針對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暢所欲言,深入探討自己網課中的好點子。周玉老師從把握情緒、課程教學設計、課堂講授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張雅娟老師提到網課中要增加知識點的考察,利于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黃維雅老師分享了情景式授課,把教學演成“戲”,增加了課堂樂趣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討論接近尾聲時大家興致高漲,邀請了康梅紅老師線上進行了八段錦教學,大家認真按步驟學習,最后連家中的孩子們都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
沙龍現場
老師和同學們雖然相隔千里,幾周線上學習的相伴,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互相理解,相信現在都已是收獲滿滿。教師和媽媽這樣的雙重角色由一開始的矛盾到現在的平衡,都是愛與幸福的使然。
在三八節到來之際,我們向在疫情中,抗戰在一線的女醫生、女護士、女志愿者等等的巾幗英雄們致敬,也向我們的“十八線女主播”老師們,孩子的媽媽們致敬,因為她們也是大家心中平凡的巾幗英雄。
最后希望疫情能早日結束,春暖花會開。
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廈門加油!興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