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期分享】教育學院? 王科豪老師《高職網絡課堂“教”“學”的思考》
?
自開學以來,網絡授課已有兩個月的時間,開學之初雖然由于系統的不穩定,出現教學的卡頓等現象,但隨著技術的日益完善,當前的教學平臺相對較穩定,網絡授課優勢逐漸顯現,教學任務也得以順利完成。
本學期,我主講三門課程,現以我所授課程“幼兒文學”為例,談談高職網絡課堂的“教”“學”思考。
以下是我對網絡課堂環境下如何確保高職教學質量進行探究和思考。
?
一、?????????? 結合高職學生特點,以“不變”應“萬變”????
因為疫情,上課形式由傳統課堂轉為網絡線上,雖然授課的時空發生改變,但是,我們的教學目標是不變的,對于高職學生來說,不僅只是“不停學”,更應是“教好” “學精”,以確保高職教學質量得到有效保障,減少疫情對學業帶來的影響。
幼兒文學這門課程,我緊緊把握住教學目標這個不變的“中心”在如何引導學生不?!皩W”,主動“學”方面,大膽探索多元化教學形式,以符合高職學生學習特點,提升網絡課堂教學質量。
我首先分析了當前學生的特點,對于00后高職學生,在學習上有其獨特性,既有優點,也有不足。比如高職學生喜歡上網,接受新事物、新知識快,喜歡參與性學習,表現欲望強,實踐動手能力較強等,但同時,有些學生學習持續性不強,對理論的知識不感興趣等也是其不足。根據當學生這些特點,我在“教”的過程中,讓學生“揚長避短”,以“不變”應“萬變”。
在幼兒文學的網絡授課過程中,我根據幼兒文學的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在線教學的優勢,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元教學形式,有效的提升的網絡課程質量,完成教學目標。比如,我運用調研式學習形式,讓學生采集家鄉流傳下來的搖籃曲,并收集整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講授兒歌創編與鑒賞內容時,我采用時事案例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社會網絡的各種信息資源,讓課堂貼近生活,走近學生,課堂上選擇譚哲老師做詞的最新兒歌《方艙醫院真神奇》,分析兒歌歌詞的特點,讓學生緊跟時代步伐,引起強烈共鳴。
?
(關于方艙醫院的網絡兒童歌曲)
同時,探究性學習、調研式學習、實踐性學習、在線網絡課程學習、平臺直播等形式,都會經常可以運用到我的課堂上,給學生帶來網絡課程新的學習體驗和學習快樂。讓變的“教”學形式為學生不變的“學”服務,真正做到學生不停“學”,主動 “學”,同時也要做到學的“好”,學的“精”。
?
? 二、創新教學設計,確保網課課程內容“好”“精”。
網絡課程,由于教學的授課方式發生改變,教學內容更需要進行精心科學的設計,符合網絡授課的實際教學環境。
我根據網絡課程教學環境的改變,創新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內容設計不能只是重復傳統課堂教學的內容,在幼兒文學課程教學設計中,我重新歸納、總結和制定適應本門課程核心素養和要求的學習新內容,新內容課即不能脫離幼兒文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和要求,又需要符合當前新的教學形式。同時,在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案例的編排、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考核、作業布置等,也都重新科學合理設計,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如在幼兒文學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我根據網絡課程學生不能面對面管控的實際情況,教學過程中加大課后作業精心設計的力度,以引導和督促學生掌握課程內容。不同于現場課堂教學,網絡教學課堂學習情況很難管控,課程學習效果也很難在課程表現來實現,在幼兒文學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我精心設計每一次課后作業,讓課后作業既能反映學生的實際課堂學習效果,又能促進學生的專業能力的全面提升。每次作業上交后,課后批改也是重中之重,每次作業我都進行認真批改,指出學生的優點、問題缺點,并指導其修改的辦法,以便督促學生改正提高。同時,優秀作品在班級加以展示,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
??????????????????????? (學生作業批改與考核管控)
其次,在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設計上,我根據幼兒文學課程特點,結合學生在家學習的形式,增加國家開設的精品網絡在線課堂學習內容。我選擇的是山東大學“兒童文學”精品網絡課程,作為學生的學習資源,增加本門課程內容的廣度與深度。
?????????????? ??(在線網絡資源課程:兒童文學)
在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上,我設計的每一個問題,不僅僅要適合網絡授課的特點,同時還要求學生感興趣,愿意參與思考與回答。讓學生被聽課變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促進網絡課程“教”“學”質量的更上層樓。如幼兒文學課堂上,我利用智慧樹投票的功能,讓學生針對東西方幼兒教育理念進行對比,并就東西方教育理念喜好做出選擇,喜歡東方的選A,喜歡西方的選B,引導學生對東西方幼兒教育理論優缺點更深入的思考。在解答課堂問題的過程中,我還利用課后QQ聊天的形式,幫助學生解答各種問題,學生可以利用QQ課后單獨的提出自己的問題,通過在線聊天幫學生解決學生課堂上的學習難點。
?
?
三、完善教學評價和教學監管,以評促學,保障“教”“學”質量
網絡課程期間,因為脫離了課堂教學環境的約束,需要有更科學完整教學評價與監管設計,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科學監管和考評。
教學評價與監管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教學評價與監管科學合理,教學質量也將更有保障。由于學生的自覺性不足等原因,我在網絡授課教學過程中,科學的設計課程考核制度,完善課程考核的各個環節,以考評促進學習,確保授課程的質量。當前網絡授課的APP平臺很多,例如釘釘、騰訊QQ,智慧樹、課堂派等,每個網絡平臺功能都有自己的優勢,當前我使用學校推薦的智慧樹和QQ,作為主要的網絡教學形式。在幼兒文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打卡簽到,作業完成情況,監管學生的課堂與課后學習情況,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中來,確保學生的學時足夠。利用網絡平臺的各種功能,比如搶答、頭腦風暴等在線功能,發揮高職學生喜歡手機上網的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學、積極學。
?
在網絡平臺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將課堂互動參與度的統計評價,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依據;在作業設計上,設計更多開放性探索性的作業,讓學生利用生活中的資源探索學習,通過完善合理的多種手段,讓學生考評更科學公正。
疫情還未結束, 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我校師生不僅僅要“停課不停學”,更應該讓學生學得有質量,學得有效率,就需要我們創新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揚長避短,提升網絡課程的教學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