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暖春四月,梔子花香,。4月21日下午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我和校長面對面”下午茶活動如期在興才智谷“路演廳”開展。“校長下午茶”是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今年籌劃的一項面向全校學生、傾聽學生心聲的活動。旨在營造廣開言路、人格平等、生動活潑的校園氛圍,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拓寬亦師亦友的師生互動渠道。
本期“校長下午茶”活動的主要話題是,今年6月份將投入使用的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后溪工業園實訓基地,涉及到藝術與建筑學院多個專業2019級學生的學習生活場所的搬遷,不少同學對新的學習生活場所有困惑和擔憂的情緒。因此特邀請了藝術與建筑學院的廣告、動漫、造價、室內設計等專業2019級的13名學生參加,校長郝超、校助秦正友、藝建學院院長張寶勝、藝建學院黨總支書記許惠州四位老師現場答疑解惑。
Q1:后溪實訓基地和主校區距離多遠?周邊交通是否便利?
A1:后溪工業園實訓基地與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主校區直線距離5公里,公交車不足半小時能完成兩地轉移。后溪工業園實訓基地地處工業園區,隔壁即是后溪公交總站,亦有公交車直達地鐵站,交通便利。
Q2:藝建學院許多專業使用電腦較多,實訓基地機房配備情況如何?
A2:后溪工業園實訓基地配備了6間機房。正如同學們所說,如設計、動漫、造價等專業,電腦是學習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從在座同學們所學專業的學習特點來說,自備筆記本電腦更方便,經過調查摸底,事實上同學們自備筆記本現象普遍。當然,學校考慮到有些經濟困難的學生,會采取學校購買一批筆記本,學生租賃的方式補充,確保每個學生有電腦可用。同時,學校在建設后溪工業園實訓基地實訓條件過程中,借鑒了高水平兄弟院校的成功經驗,重點投入校園網絡建設,配備了雙萬兆主干道,終端百兆接入,新校區(實訓基地)網絡配備遠遠領先于主校區。
Q3:實訓基地住宿條件如何?聽說實訓基地是酒店改造的,有沒有晾曬衣物的空間?
A3:實訓基地采取6人一間的住宿標準,每間宿舍配備熱水器、洗衣機。實訓基地采光通風情況良好,每間宿舍有一個內陽臺,且有一個陽光充足的公共大曬臺,滿足同學日常生活需求。實訓基地是新設計新裝修的,一切都按最新的標準設計,更人性化更舒適。
Q4:實訓基地是否配備食堂?是不是只有“快餐”食堂?沒有其他粉面、麻辣燙等風味小吃?
A4:實訓基地和主校區一樣,會引入社會化餐飲服務,并有其他服務性商家入駐,且實訓基地食堂在宿舍樓一樓,食宿連片,生活更便利。實訓基地劃分生活區、教學區、運動區、后勤保障區,生活區更配備了休閑、健身、娛樂區域,供同學們課余使用,豐富同學們的校園生活。
Q5:實訓基地是否有校醫?配備快遞站等生活配套?
A5:校區會配備相應的醫療資源。快遞站等問題同學們不要擔心,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快遞,商家的嗅覺比我們想象的靈敏,包括自動售賣機等等,隨著同學們的入駐,這些配套都會跟進。
Q6:實訓基地是否有自習室,創業空間等?
A6:同學們提的這個問題很好,這也是今天開這個下午茶的意義,學校會充分考慮同學們的意見建議,在實訓基地劃出單獨的空間,供同學們學習使用。
Q7:實訓基地是否有人臉識別系統?
A7:學校高度重視同學們的安全保障,實訓基地是學校的一部分,自然沿用主校區的管理模式,采用人臉識別系統,也會有完善的其他安全保障設施。
Q8:后溪工業園實訓基地距離主校區5公里,藝建學院2019級的部分學生干部與校學生會工作對接會有斷層,產生諸多有不便,學校是否有解決方案?
A8:搬遷對學生干部工作肯定存在一些變化,但不是什么難題,兄弟學校有許多成功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且現在網絡通訊發達,這個問題最終會得到妥善解決的。
Q9:何時搬遷?是否分批搬遷?
A9:目前暫定是2021年6月底搬遷,是否分批分班級搬遷,方案還在討論當中,學校會盡量考慮一個方便同學、方便管理的搬遷方式。
后溪工業園實訓基地是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學校發展進程上的一個新的起點,將給學校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校長下午茶”活動持續了一個小時半,同學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老師們一一解答,氣氛輕松熱烈。郝超校長表示,“校長下午茶”活動將會定期舉辦,與同學們面對面,聆聽同學們心聲,達到個人成長與學校發展雙贏的目標。
編者按: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后溪工業園實訓基地處于新田路129號集美區后溪工業組團員工服務中心5—13層。面積10486.159平方米, 配套建設800個床位的生活區、教學區、運動區、后勤保障區,計劃2021年6月投入使用。實訓基地是學校面向后溪工業組團及周邊區域企業,如廈門煒霖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廈門朗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校企共建的校外實踐場所,遵循方便企業、方便學生、送教上門、服務到崗的基本原則。實訓基地服務我校畢業生校外實踐教學,作為學生鞏固理論知識、訓練實踐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實踐性學習與訓練平臺;解決畢業生在本地中小微企業實習實訓就近食宿問題;充分挖掘基地潛力,開展二元制、學徒制等多層次多角度的校企合作。
供稿:校辦
編輯:葉碧釵
審核:郝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