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志鴻? 教輔中心
李志鴻是廈門興才學院教輔中心的老師,平日里負責著學校的計算機網絡設備運行。每一間教室的多媒體桌子上都留著李志洪的電話號碼,哪間教室的投影儀不亮了?哪間教室的視頻播放不了,哪間教室音響又沒有聲音了……這些問題都可以撥打李志鴻的熱線電話,他稱得上廈門興才網絡設備正常運行的“幕后”工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是這兩年的高頻詞,我們為武漢加油,為廣州加油,為南京加油。但輪到自己為自己加油時,個中滋味,只有自己體會。
全員核酸一聲令下,全城進入緊急狀態,人手不足,上級只調配核酸采樣人員,其他工作則由各單位自行承擔。
我校六千多名教職工的信息采集是一個龐大的數據,9月16日組織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15日,李志鴻與廈門市衛健委、廈門市疾控中心對接,調配信息采集設備、系統,培訓信息采集工作人員,做好準備工作,當天連續作戰15小時后,李志鴻老師牽掛著家中即將臨盆的妻子,卻不敢回家,也不能回家。
?
不敢回家是學校剛開學,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有不少來自“疫區”的學生。一天下來忙前忙后,不知道接觸了多少人,盡管做了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但他心中還是沒有底。
不能回家是因為第二日就要開展第一輪核酸采樣,雖然做了培訓,但大家都是新手,錯誤在所難免,他得在現場指揮,處理突發事件。全員核酸檢測采取“10合1混采檢測“方案,即十人一組為單位進行信息采集、核酸采樣,信息錄入后,若有人插隊,或者沒跟上隊伍,便會出現結果數據偏差。果不其然,第一輪便出現了采樣管錄錯的失誤,李志鴻老師現場與疾控中心對接數據,糾正錯誤。
采樣完成后,還需與疾控中心轉運員進行數量比對,核對標本后再送檢,檢驗結果出來后,還需要將數據導出,與人事處負責人、與學生處、后勤保障處一一核對,檢查是否遺漏未檢人員。
第一輪核酸檢測他與大家一起努力,花了15個小時才完成,第二輪花了10小時左右,此后第3/4/5輪,都只花了8小時。幾輪核酸采樣做下來以后,李志鴻在大數據信息系統上積累了不少經驗,學校工作上軌道后,他還熱心地支援其他學校信息采集工作。
幸運的是,5輪核酸檢測下來,全校全員全陰!全校師生都松了一口氣。
告別陰郁的九月,迎來喜慶的十月,李志鴻老師也迎來了他生命中重要一員——他的寶貝女兒!
這個國慶假期雖還不能盡情歡聚,但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廈門連續幾日0新增,外地支援醫療隊陸續撤離,多地調整為低風險……
愿九月的遺憾,都是秋日驚喜的鋪墊。
廖志凡? 保衛人員
廖志凡,我校保衛人員,與門衛等輪班人員不同,廖志凡同志是全年不休的住校保衛人員。自我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廖志凡堅定貫徹執行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各項工作部署,至今還沒離開過校園,24小時在崗在校,始終堅守在第一線、沖鋒在前,認真負責地完成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任務。
封校以來,廖志凡每日消防安全巡查工作更加細致,校內六千多名學生的安全責任讓他不敢松懈,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全力投入工作,保障校園安全。
廖志凡白天巡查校園消防設備,由于現在學生活動場所大多在宿舍區域內,以往每月檢查一次樓層消防設備,現在更是增加頻次,安全始于防范,安全始于細節,廖志凡重點巡查宿舍區的電路電線,消防設備等。
?
而夜晚來臨,是廖志凡工作的另一階段,他巡查校園操場,學校的后山等區域, 疫情封校以來,六千多名血氣方剛的學生受困于校園內,行動吃住均受限制,情緒難免波動。有一個晚上,一個宿舍的學生打游戲到夜里兩三點,情緒激動,大聲喊叫,廖志凡尋聲而去,制止他們,并將情況報告輔導員教育引導。
非常時期,總有幾個學生不遵疫情防控規定出來“透氣”“放松”的,比如夜里11點還有學生在操場上逗留,不舍得回宿舍,為了安全起見,廖志凡挨個挨個勸說回去。
疫情發生以來,廖志凡格外注意校園的各個角落,生怕出現一絲紕漏。記得有一個晚上,廖志凡在學校后山的坡上發現幾名學生,買了一些零食和啤酒,正在草地上開小型party。廖志凡說,這些行為放在平時也是人之常情,但深夜聚集在一起喝酒,一來不符合疫情防控規定,二來喝酒喝多了容易情緒激動,萬一鬧起來,事情可大可小。
他深知,在校內“困了”十來天的學生心理,強硬的命令可能會起反作用,廖志凡溫言相勸許久,學生也在他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中返回宿舍。
廖志凡是保衛處的“機動人員”,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自疫情爆發以來,學校組織多次核酸檢測,廖志凡同志沖在第一線,在現場維持秩序,從核酸檢測準備工作開始到結束。
不管是烈日的當午,還是月明星稀的深夜,都有廖志凡在現場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