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工作總結
(2022年12月31日)
?
本學期,學校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各項工作,實現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新發展、新提升、新成效。
一、重點工作
(一)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學校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面推進學習培訓,有機融入思政課、專業課教育教學中,并廣泛開展宣傳宣講。目前學校建立了校、院、班“三級”宣講隊伍網絡,共有省級宣講員2名,校內宣講員223名,宣講場次達24場。學校還制作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微宣講”短視頻12期,廣泛深入地在師生中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藝建學院代表團隊參加集美區“學習黨的二十大·青年說”大學生微宣講比賽,和本科學校同臺競技,進入決賽。
(二)強化理論武裝,落實學校思政工作
1.完成思政考評工作。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對照《廈門市屬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考評細則》,落實2021-2022學年思想政治考評工作。思政教師代表參加“百年奮斗·初心如磐”第二屆廈門市青年思政課教師理論微宣講比賽榮獲三等獎,申報的課題《廈門民辦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研究》獲批立項。
2.舉辦三期“思政大講堂”。以專題講座的形式,提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并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賀信重要精神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勇立潮頭 勇毅前行”主題征文廣大師生積極參與,收到征文作品120篇。
(三)學習貫徹新《職業教育法》,增強教書育人使命感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對職業教育增強適應性、推動高質量、健全新體系、夯實硬保障進行全方位的制度設計,有利于激發職業教育活力,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學校借新《職業教育法》出臺實施之東風,認真開展《職業教育法》的學習、宣傳和落實。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途徑,積極開展不同層面、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法》學習解讀、討論交流,促進廣大教職工領會新《職業教育法》的內涵。通過學習和交流,廣大教職工進一步增強了“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的發展自信和教書育人的使命感。
(四)依法治校規范辦學,整體提高學校辦學水平
1.深化落實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對照《總體方案》目標任務,結合學校實際,全面梳理涉及教育評價改革內容的相關管理制度,對標對表,扎實推進全面清查工作。
2.推進落實辦學條件達標工程實施方案。組織學習《教育部等五部門關于印發
3.完成學校章程修訂工作。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福建省民辦高校章程修訂工作規程(試行)的通知》(閩教法〔2021〕30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進一步做好黨的建設有關內容寫入民辦學校章程工作的通知》(教發廳函〔2021〕41號)等文件精神,成立由書記、校長為組長的“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章程修訂起草小組”,完成《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章程(核準稿)》,于 6月經市教育局、福建省教育廳核準同意后公布執行。
(五)扎實推進內部管理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學管理水平
1.全面實行目標管理。《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工作目標責任書》各項管理指標達成目標,許多方面超額完成任務。全方位促進了學校2022年招生工作、師資水平、內涵建設、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大提升。
2.進一步理順內部管理體系。學校在充實行政領導班子力量基礎上,調整完善行政領導班子成員工作分工;深入推動干部隊伍建設,實行中層干部輪崗,調整選配部分中層干部;調整部分職能部門職責,進一步加強教管結合;明確二級學院院長全面負責二級學院的專業建設、教學科研、隊伍建設、行政管理、對外交流合作、學生教育管理、安全穩定等工作。
(六)持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校園安全
本年度,學校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關于新冠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設立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落實疫情防控三級值班制度,堅持召開疫情防控專班工作會議,解決各類防控問題,持續完成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日報75份。并借助信息化手段,研發上線“校園訪客登記系統”“疫情健康打卡系統”“集中觀察人員健康監測系統”“師生請/銷假系統”等,精準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開展防控工作,持續百次在校內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共完成200822人次的核酸檢測。
二、主要工作
(一)黨建工作
1.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健全黨建工作體系,以“質量”為行動目標,制定行動方案和《黨建工作量化清單》,機關第一黨支部歷經四年建設通過首批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驗收;不斷加強黨組織建設力度,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院黨支部并完成支委會選舉,指導藝建學院黨總支完成換屆選舉工作;為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完成四個二級學院黨總支書記、直屬黨支部書記、學生工作部負責人輪崗工作。
2.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落實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學校黨委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與各黨總支、直屬黨支部簽訂《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書(2022-2023年)》。認真貫徹落實《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開展兩期黨務干部培訓班、黨務干部風采展四期,全年全校各支部召開黨員大會245次,支委會124次,開展黨課學習157次。本年度完成2期發展對象培訓班、2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共407人次培訓工作。
3.加強工團領導,豐富團學活動
校工會積極主動為教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落實教職工各項福利政策,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和諧持續發展。本年度推薦經貿學院成功申報廈門市“五一先鋒號”先進集體,獲得獎金1000元;推薦學校教師參加廈門市教育工會2022年直屬校歌手賽,徐姝婧老師獲得美聲組三等獎,鄭驍老師獲得通俗組二等獎;推薦參加廈門市總工會的“優秀提案活動征集”,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教代會優秀提案《關于設立“企業年金”制度的提案》榮獲三等獎。
校團委以加強校、院共青團品牌文化活動建設為切入點,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奮進新征程”系列活動,以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本年度青年大學習排名多次獲得全市第一;召開了全校第十七次學生代表大會,開展智慧團建工作攻堅戰,推動學生會改革持續深化;不斷加強志愿者服務平臺的建設,本年度開展校內外特色志愿服務活動182場余次,志愿活動總時長達到近3萬小時,人數達到11028余人。
(二)招生工作
2022年,學校全日制高職學生實際報到2978人,報到率83.1%。生源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特別是外省生源增長率達到125%。五年一貫制大專共7個自辦專業,實際報到人數602人,報到率74.69%。
學校還進一步優化調整了招生團隊及招生人員,修訂了招生簡章及其他招生宣傳材料,加強學校招生宣傳工作,有效提高學校形象,提升學校社會認可度。
(三)宣傳工作
學校新聞被校外媒體報道9篇次,如:“數字商務產業學院揭牌成立”“藝術與建筑學院校園招聘會”等新聞在集美電視臺、《中華職教社》《學知報》等媒體報道,數字商務、數字傳媒產業學院建設成果被《學習強國》等國家級平臺報道。作為職業教育活動周系列活動之一,開展“技能鑄就夢想,匠心成就人生”校園之星網絡評選活動,得到全校師生和學生家長的廣泛關注,投票數達40余萬次,閱讀量達18萬人次,有效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力。
9月23日廈門市職教高地建設推進會
(四)教學建設與管理
1.持續做好教學質量保障工作
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按照“學校統籌、教學部門負責、教師自查、學生參與”的方式,構建“校-院”二級聯動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開展“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質量監控。修訂《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修訂)》(廈興教〔2022〕24號),強化教學管理過程和教學工作行為的規范性,保證穩定的教學秩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重視教學環節管理。梳理教學環節管理手段,實施常規檢查與日常巡查相結合的教學檢查制度,學生評教、滿意度測評與情況調查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落實教學質量實時反饋制度,保證穩定的教學秩序,維護正常的教學環境,規范教學工作的行為。
開展“教學質量提升月”活動。立足校情實際,制訂以“信息引領、規范教學”為主題的教學質量提升月活動方案,以教學單位自查與校院兩級教學督導組實地檢查的形式,分別深入全校6個教學單位(188位任課教師303門次課程)進行現場檢查。深刻剖析問題,對照教學質量提升月的工作要求,分析各項教學工作過程性數據,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質量。
2.穩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出臺《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關于制訂2022級三年制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性意見》《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關于制訂2022級五年制高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性意見》等文件,有序推進學校2022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重點分類推進“2+1”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探索分類分層人才培養模式,滿足學生成才、成長需求。
3.新增五年制高職專業,優化專業結構
增設五年制高職專業。本學期,增設“學前教育”等3個五年制高職專業,備案“動漫設計”等5個五年制高職專業。
完善專業建設管理制度。認真梳理國家、省級有關高等學校各類指標要求,依據學校2021年專業建設評價分析數據,整理匯總各學院意見建議的基礎上,修訂《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專業建設評估量化指標體系》,保障專業建設與發展的可持續性,從而不斷優化專業結構與布局。
4.“崗課賽證”融通育人,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組織開展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為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打造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組織舉辦2022年校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來自各二級學院的14支隊伍、62名選手參加了比賽。并組織5個教學團隊參加2022年省級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其中“靜觀自照,明心見性”項目組喜獲二等獎,“智能掌控、風隨聲動”“智慧鄉村數字共享平臺”項目組分獲三等獎。
組織參加2022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2022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我校派出54名指導教師和73名參賽學生組成參賽代表隊,參加了27個賽項的比賽,共獲得19個獎項,其中一等獎1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2個,其中“市場營銷技能”賽項經過與來自全省33所院校參賽隊伍的激烈的比拼,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可喜成績,連續四年蟬聯福建省“市場營銷技能”賽項一等獎。
組織參加2022年廈門市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2022年廈門市高職院校技能競賽共設置34個賽項,我校共組建了71支參賽隊伍,參加了其中的28個項目的比賽,總分位列第二,民辦第一。同時,我校還成功承辦了市場營銷技能、創新創業、計算機網絡應用、建筑工程識圖、護理技能、專業藝術技能(聲樂表演)6個賽項。
組織開展第八屆校級職業技能大賽。本次校賽融入職業教育活動周,緊貼“技能讓生活更美好”主題開展技能競賽,本次大賽設有23個賽項,共有105支參賽隊伍653名參賽選手參與,充分展現興才學子風采。
服務金磚“雙賽”,助力競技交流。2022年金磚國家職業技能大賽決賽、2022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廈門國際賽期間,我校作為聯合執行承辦單位,共派遣7名教師和300名優秀志愿者學生組成金磚大賽志愿者團隊圓滿完成了此次國際賽賽服保障工作。
5.持續推進教改科研
教科研報告會。2022年12月13日至15日,學校以“以研促教,以學促研,全面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為主題,召開科研報告會。共設1個主會場和工學院、經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藝建學院四個分會場,成功展示學校近5年優秀教科研成果。
重大項目立項再迎新突破。本年度,獲批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信息化支撐職業院校校企合作專業共建項目;獲批2022年省級職業教育重點建設項目2項——云共享現代商貿服務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優優匯聯數字商務產業學院;省級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2門——《企業沙盤模擬經營》和《HTML5+CSS3網頁設計》;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網頁設計進階篇-javascript網頁交互》;市級產業學院建設項目2個:“畫江湖”數字傳媒產業學院和“優優匯聯數字商務產業學院”;市級高職高水平專業2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和室內藝術設計專業;市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1個——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課題申報。本年度共組織申報各級各類項目共49項,其中國家級7項,省級項25項,市級項17項。獲批立項“基于產教融合背景的高職院校直播電商人才培養路徑探索-福建省為例”等10項省級課題、“廈門民辦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質量提升研究”等3項市級課題。
結題驗收。本年度共完成了42項各級各類項目的結題驗收工作。其中《提升空壓機系統穩定性的應用與研究》等19項是省級課題;《廈門市民辦幼兒園英語教育現狀分析與探索》等3項是市級課題;《現代商貿服務專業群》是市級現代服務產業特色專業群項目;《電子商務數據分析》等11項是校級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項目,《出納崗位實訓》等8項是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結題。
6.嚴格學生崗位實習管理。根據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圍繞實習組織、實習管理、實習考核、安全職責等要素,學校修訂《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實習管理規定》,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學生實習工作,維護學生、學校和實習單位的合法權益,推進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并借助崗位實習管理平臺,順利完成2019級頂崗實習及2020級跟崗實習工作,并通過系統優化設計實現了實習過程管理監測、實習考核及課程成績轉換等工作。
7.擴大學歷提升校際合作。學校與陽光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聯合共建“陽光學院優秀生源基地”,拓寬學生學歷提升通道,深化與高層次學校的合作交流。
(五)師資隊伍建設
1.打造浸潤式師德教育,筑牢教師初心使命。認真貫徹落實《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完善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教黨[2021]79號),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以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引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素養和業務能力全面提升,將典范引領、自我學習、實踐體悟有機結合。打造“杏壇采微”官微宣傳專欄,關注平凡人,講述身邊事,以反映學校教師在教育事業中默默奉獻的光與熱。組織310名教職工完成2022年福建省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專題網絡研修培訓,提升師德規范、情懷教育的實效。
2.促進教師企業實踐鍛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選派21名教師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踐鍛煉,提高解決企業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生產、實習的指導能力。 根據《深化新時代 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教師〔2019〕6號),制定“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突出教師個體成長和教學團隊建設相結合,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2022年新增21名專任“雙師型”教師、10名兼職“雙師型”教師,46名“雙師素質”教師,全校雙師教師比例達40%。
3.拓寬教師培養途徑,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組織51名新入職教職工開展以“師德師風教育、教育政策法規、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教學基本技能、學校管理規章制度教育”等為主要內容的入職培訓幫助新教職工樹立職業榮譽感,融入新環境,提高專業能力。采用“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種渠道著力加強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訓:組織36名教師參加2022年度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項目培訓;組織1801人次參加“課程思政”“混合式教學”“教學能力大賽”等主題的校內外其他類型的173個培訓項目;配合教務處開展教學觀摩、教學能力大賽等業務大練兵活動,增進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發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教師快速進入教師角色。
(六)學生管理工作
1.優化校園資助育人新平臺,有效完成學生資助工作
完成2022年學生資助工作。共計發放國家助學金463人次81.835萬元;評選2022年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23人發放就業補助金4.6萬元。完成中高職國家助學金和退役士兵國家助學金共1140人次201.945萬元的發放工作。支付2021年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貼息及風險補償金6.4788萬元;辦理“綠色通道”入學人數19人,計13.128萬元。
優化校園資助育人平臺。下發《獎助學志愿者服務登記卡》,上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一對一幫扶系統”,進一步促進我校獎助學志愿者工作規范、有序。鄭麗群老師榮獲“興才計劃”福建助學貢獻獎,護理2113楊婷婷榮獲福建第三屆大學生資助政策曁金融知識競賽二等獎。
拓寬校園資助育人渠道。學校與興業消費金融股份公司簽訂共建“興才勵志成長基地”,共建內容包含資助政策宣傳服務、資助物料支持、提供校園勤工助學崗位及學生勵志成長成才培訓體系等,著力打造融“線上培訓+線下實踐”為一體的校園資助育人平臺。并成立家校萬里行5個小組,深入貧困學生家庭慰問走訪。
2.凝心聚力、賦能提效,構建輔導員培訓新體系
構建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工程。共組織開展輔導員各級各類培訓16場次,拍攝完成輔導員理論微宣講視頻7個,通過“內培外引”推動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并通過開展第四屆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以賽代練,不斷提升輔導員隊伍的理論素養和職業能力。
優化輔導員考評工作。制定出臺《輔導員隊伍建設管理辦法》并籌建四個輔導員工作室:“星火”輔導員工作室、“知行”輔導員工作、“領航”一站式社區輔導員工作室、“向陽”輔導員工作室,從黨建、團學、社區、心理等不同維度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建設。
3.開展各類學生主題教育
系統安排各類學生主題教育,內容涵蓋安全教育、生命挫折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勞動教育、消費觀教育、人際關系、溝通能力等共20余場次,引導學生樹立吃苦耐勞的精氣神和樂觀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依托中國傳統節日和二十四節氣,開展3期“時節尋味”勞動教育主題活動,創新勞動教育新方法;警校聯防,先后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活動,扎實推進校園安全工作;充分發揮各二級學院在主題教育上的優勢,開展“親情賬.兩地書.話人生”暨“孝親感恩”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各類主題教育的實效性。
4.多措并舉,推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充實心理健康教育力量。提升專職教師能力,組織專職老師參加心理急救員技能培訓;大力建設二級心理輔導站,為每個輔導站配備1名應用心理學專業實習老師,提升二級心理輔導站心理專業力量;加強朋輩互助隊伍建設,共開展4次朋輩隊伍培訓,逐步發揮學生骨干隊伍的積極宣傳作用。
省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獎項“零”突破。在福建省首屆職業院校心理教育優秀案例展示活動中榮獲高職教師組1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高職學生組獲得2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
打造心育特色團輔。首次開設《大學生團隊素質拓展》心理團輔課程,將心育有機融入德育、美育、勞育等教育教學中,同時聯合二級學院組建心理團輔導師資團隊,開展五年專團體輔導和新生入學適應性團輔導共14場,參加人數達590余人。
擴大心理健康教育校外合作。與陽光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共同搭建“心理育人”的學習交流平臺,共建“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應用心理學專業校外實踐基地”,積極構建立體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與陸軍七十三集團軍醫院簽署“醫校合作綠色通道”協議,開展“心理健康綠色通道”合作,完善學校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網絡,創新心理危機快速反應機制,有效化解風險,防范重大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七)創業就業工作
1.高點站位深耕細作,打造就業服務“全鏈條”。我校2022屆統招畢業生2364人,面對就業的嚴峻形勢,學校高點站位、深耕細作、精準發力,實行“校-院-班級”三級聯動運行機制,深入開展“訪企拓崗”專項行動,累計舉辦校園線上線下招聘會共14場,不斷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構建全程跟蹤、全員參與的就業服務“全鏈條”,截止12月9日,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為94.25%。其中有138名學生成功獲得求職創業補貼,共計27.6萬元。學校就業工作成效位居全市高職院校前列,得到市教育局嘉獎。
2.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扎實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積極組織參加校外各級各類大賽:1個項目參加全國機械行業創新創業大賽,榮獲國家級“二等獎”。組織12個項目參加第十二屆“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榮獲省級銀獎1個;3個項目參加第十一屆福建省大學生“創業之星”評選,榮獲“創業之星”1個;5個項目參加廈門市白鷺之星創新創業大賽,榮獲優秀獎1個;8個項目參加廈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八)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1.“軟三”數字商務實訓基地強服務。本年度該基地獲評福建省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除共完成 15 個教學班、21門課程的實踐教學外,共開展了39場次的培訓、會議等,共參與企業工單學生300多人次,共承接74名學生的崗位實習,共接待2516人次參觀,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僑臺工委陳雄主任、廈門市教育局、商務局、廈門市集美區青年企業家商會、集美區工商聯領導等都曾蒞臨基地指導,社會推廣效果顯著。
2. 后溪工業園實訓基地拓功能。本年度該基地順利保障了789名畢業班學生完成學習實訓任務,并有效承接了1600名社會人員培訓、學習等活動。積極對接地方政府,走訪社區,參與二農社區黨總支開展的七一系列活動,開展《喜迎黨的二十大,奮進新征程》專題黨課,受到社區黨員的熱烈歡迎。
(九)服務保障工作
1.扎實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學校信息化管理系統包括人事管理、教務管理、學生管理模塊等10類113項系統功能已完成自主開發并投入應用,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顯著優化了管理流程。“智慧興才”移動端平臺功能關聯由橫向向縱向全面完善。尤其是信息化建設助力新冠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得到了兄弟高校的高度評價。
2.全面加強財務管理。2022年學校以“收支平衡、確保重點、厲行節約”為原則,全校全年總支出7110萬元(不含政府補助支出),各類其他收入共計975.86萬元。
3.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和流程。有效完成2022年資產盤點工作,并出臺《資產管理處工作職責》《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等4項制度,重視資產內部管理、優化資產管理流程,在“智慧興才”移動端平臺上線“資產調撥”“資產報廢”“倉庫管理”等功能,有效提升了資產管理水平。
4.校園安全工作
堅持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改造。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委會關于開展全省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的通知》(閩安委〔2022〕5號)文件要求,制定《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校園安全大檢查工作方案》,開展經常性的校園安全大檢查工作;加強學校消防建設,改建微型消防站、更換維修重要場所消防器材;開展對學校主監控室和學校部分宿舍區進行升級改造、維修工作,全校監控覆蓋率達95%以上。
完善綜治安全穩定目標管理。圍繞綜治安全穩定責任書分解任務,與校內各部門簽訂《學校綜治安全目標管理責任書》《消防安全責任書》《反恐安全防范責任狀》《校園網絡安全責任書》等。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位,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
5.改善辦學條件。學校投入150余萬元改造厚德樓學術報告廳、中心會議室等;投入135余萬元開展第三食堂升級工作;投入165余萬元進行學校雨污分流排水體制改造;投入400余萬元升級改造400余間學生宿舍;投入10萬元升級改造學校垃圾分類屋,為建設綠色校園做好鋪墊。
?
回顧2022,我們攜手同行,共同實現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提升。展望2023,我們開拓進取,共同譜寫學校光輝燦爛的明天!